07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
- 職場資訊 -
最新動態
-
大江網
-
- 更新日期
2007-01-15
本報告以權威,實用,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為基本原則由資深就業指導專家對網上的現有大量資料進行了精度篩選后整理而成,在報告正式發布前,我們廣泛征求了業界同行的意見,力求資料的權威與實用性。在咨詢的過程中,報告的價值得到了眾多工作在大學生就業指導第一線的資深專家的認可。
本報告中的所引用的文字及圖片版權歸屬于原媒體,同時特別聲明:本材料僅供同行參考與大學生就業指導使用,嚴禁將此材料用于任何商業或者其它目的。
中國畢業生網綜合篩選全國500家以上媒體資訊,在簡歷寫作,面試指導,職業規劃方面提供國內最為權威實用的就業指導,同時提供簡歷封面、簡歷模板、面試試題、職業規劃方案等資料的免費下載服務,不定期舉辦全球職業規劃師在線答疑活動,歡迎訪問!
引言:
“2007年,全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在前不久舉行的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勞動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在對2007年的就業狀況進行分析時給出了這樣的判斷。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495萬,比2006年增加82萬,同比增幅達19.9%。
張小建表示,妥善解決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歷史遺留問題的任務仍然很重,新成長勞動力已進入高峰期,特別是高校畢業生明年增量多、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
在去年年底中國畢業生網發布的2006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中,我們使用了“就業寒流”來形容大學生就業形勢,而根據張小建副部長的判斷我們只能用就業的冬天來描述2007年大學生就業形勢。接下來,我們對2006年大學生就業狀況進行總結。
第一部分:2006年大學生就業狀況總結
2006年7月16日,由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結果公布,該調查涉及的樣本包括全國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學本科畢業生。
[簽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5月底,2006屆本科畢業生中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占49.81%,不想馬上就業的占15.02%,而沒有找到工作的比例為27.25%,而北京高校生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還沒有簽約的比例達到了60.37%。
[專業]調查結果顯示,農學、管理學和工學的就業率排在前三位,分別為78.38%,58.02%和55.44%。而一直很熱門的法學和醫學專業,就業率只有37.85%和31.01%,屬于后三位之列。
[薪酬]調查結果顯示,在薪酬預期上,有六成以上(66.10%)的大學生將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2000元,甚至還有1.58%的學生愿意“零工資”就業。而在調查中,77.3%的用人單位卻認為大學生仍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和要求專業對口等方面。其中,在就業地區的選擇方面,大學生“重東部,輕西部”、“重大城市,輕中小城市和農村”的想法仍沒有得到明顯改觀。
[方式]調查結果顯示,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諱言人際關系網絡對于用人環境的影響,但此次調查顯示,人際關系網絡仍是大學生進入就業市場、尋找就業機會的理想途徑。有41.61%的學生認為,通過家庭和個人社會關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職途徑。
[企業]報告中顯示,有77.3%的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生存在期望值過高的情形,主要表現在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職位要求、行業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專業對口等方面。
[問題]接受問卷調查的大學生普遍認為,缺乏工作經驗成為就業最大的門檻。有59.1%的用人單位認為當前大學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單位明確提出,當前大學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制約了大學生就業。
[態度]調查結果顯示,64.09%的大學生認為,在大學期間要更重視自身能力的全面培養和調整個人心態,而27.14%的大學生則以降低擇業標準作為解決就業問題的方法。即使在經歷了求職過程中的一些挫折后,也有高達76%的學生認為“找工作的過程是一次必要的人生歷練,可以豐富人生經驗并使自己更成熟”。
[其它]同時調查結果顯示,七成企業不看重外語能力。在受訪的44家企業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企業看重外語能力,而要求最多的是環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這些都在60%左右。企業對畢業生自我表達能力和專業能力的要求,也都在50%左右。
第二部分: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一、結構性矛盾,供求錯位
調查實證研究證明,“就業難”不是供給大于需求,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種階段性社會現象。
一是高校專業設置與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錯位。我國四年一個周期的高校專業設置決定著專業人才的產出量,大學生就業與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地區經濟發展周期有較大的關聯。調查中發現,產業結構調整的后面帶來的是職業、職位、崗位的變化,沈陽地區1990年至2004年6月淘汰了30個職業,又新生了60個職業,企業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變化速度是高校專業培養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場配置的時間差。
四年前還是社會需求的熱門職業,四年后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