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種就業歧視形形色色 更多人選擇忍受
- 職場資訊 -
最新動態
-
騰訊網
-
王尋 朱小雯
- 更新日期
2007-05-29
盡管對于就業歧視,社會的關注度很高,但是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缺失的法律后盾,更多的人面對歧視選擇了忍受。
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草案)》公布,向社會征求意見。據媒體報道,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方面就收到了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1021件,其中的多數直指就業歧視問題。
形形色色的就業歧視
南京市人民政府1999年7月7日頒布的《南京市外來勞動力勞動管理規定》第六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工作需要,而本市城鎮勞動力又無法滿足用工需求時,應當遵照“先城鎮,后農村;先本市,后外市;先本省,后外省”的原則。
天津市人事局1999年5月14日發布的《天津市國家公務員錄用體檢辦法》規定:男性身高一般在1.60米以上,體重在50公斤以上。女性身高一般在1.50米以上,體重在40公斤以上。身高低于標準值,身體過于肥胖超過標準體重35%,或過于瘦弱低于標準體重20%的,為不合格
這些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已經見怪不怪的“規定”“辦法”,實際已經涉嫌“就業歧視”。
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室研究員王文珍,曾經參與多部我國勞動保障方面法律的制定,也包括了這部《就業促進法》。他指出,廣義上的就業歧視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政策性歧視,比如政府部門或一些地方,在招聘時設置戶籍等條件,限制崗位范圍;第二,就業服務過程中的歧視,比如職業中介機構存在對應聘者多收錢或不對女性服務等;第三,實現就業過程中的歧視,如用人單位提出的歧視性條件,或者在發布信息過程中存在歧視;第四,職業歧視,指就業后的歧視現象。如晉升、福利待遇、工資及解雇和裁員過程中的歧視。
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于2006年的5月和10月,就中國的就業歧視現狀,在全國十個大城市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以下簡稱“調查”)。該調查采用了結構式訪問、入戶調查的方法,計劃發放3500份問卷,實際完成3454份。調查顯示,認為目前就業領域存在歧視的人,累計占85.5%,認為非常嚴重和較為嚴重的有50.8%,認為不存在的只占6.6%.調查還顯示,有47.6%的單位沒有落實女性懷孕的權益;有36.7%的受訪者認為用人單位招聘時有外貌要求。
參與報告研究工作的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邵興平告訴記者:“之所以在公務員招聘中,歧視現象現在比較嚴重,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公務員法第23條留了口子(除了符合本法條件,具體招考條件由各級招考部門自行規定)?!?br/>
比如,在福建省人事廳1996年12月25日發布的《福建省錄用國家公務員體檢暫行辦法》是這樣要求的:無嚴重性鼻炎、鼻竇炎、鼻息肉。而甘肅省人民政府2003年8月21日發布的《甘肅省錄用國家公務員和機關工作人員體檢辦法》第九條要求無頻繁發作的口腔潰瘍,無嚴重牙周炎。湖南省人事廳、湖南省衛生廳2003年2月24日發布的《湖南省國家公務員錄用體檢項目和標準》第二十條規定:齒缺失并列一起三個以上(含3個),不在一起四個以上(含4個)的,為不合格。
3月26日,在“促進就業機會平等,建設和諧社會”國際研討會上,王文珍在聽了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的調查結果后,表示中國就業歧視的現狀讓他“很吃驚”。
反就業歧視在中國現實嗎?
“對于反就業歧視立法,我感覺是一幫學者混飯吃,提出一些新鮮的詞語。從我國的就業現狀來看,立法意義不大。應聘者最重視的還是職位、薪金等問題,幾乎沒有應聘者對企業的要求提出異議?,F在就是個買方市場,找到工作最重要,沒有人顧及歧視。遇到就業過程中權益受損的,辭職走人就算了,很少有人過多地糾纏?!彼拇ㄊ∫皇〖壗洜I管理人才中心主任張田(化名)說。
劉晨(化名)是一家外資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她說:“我們為什么要對年齡設限呢?首先是因為年輕人接受事物比較快一些;其次,企業要發展肯定需要梯隊建設,一個企業必須是以年輕人為主的?!彼f。
劉晨告訴記者,老板對她的要求是,招人的男女比例最好維持在2:1.之所以不愿招女性,是因為女性總要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白隽私^育手術得休假1天,平時由于痛經請假你不能夠不批吧?而企業的工作還是要照常的,誰都要算這筆賬。如果這一批都招的女孩子,當她們同時進入了婚育年齡時,這個公司還怎么運轉?”劉晨說。
劉晨還透露:“患有肝炎的人,肯定是不要的?!彼悦看味家人捏w檢報告出來后再告知錄取結果。不過劉晨往往不會告訴應聘者不被錄取的真實原因,“我們如果不想要一個人,什么理由都可以講出來的?!?br/>
在政法大學的調查中,有一個選項是問“產生就業歧視的原因”,有64.9%的人選擇了“勞動力供過于求”。而實際數據也顯示,今后幾年,全國城鎮每年將新增勞動力1000萬人,另外還有1400萬下崗失業人員。即使經濟增長保持8%至10%左右的速度,每年城鎮勞動力供求缺口仍在1000萬人左右。
王文珍也認為,從大的宏觀環境來看,勞動力市場嚴峻是就業歧視存在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