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業進入騰飛階段 人才成最大瓶頸
- 職場資訊 -
最新動態
-
經濟參考報
-
劉璐璐 徐揚
- 更新日期
2007-07-14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10多位專家歷經半年撰寫的《2007中國軟件自主創新報告》在日前結束的第五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上正式出爐。報告認為,中國軟件產業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還面臨企業規模偏小,技術乏力,資本緊缺等難題,而面臨最大挑戰的是人才瓶頸。
中國軟件產業進入騰飛階段
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在本屆軟交會高層論壇上說,2006年,中國軟件產業累計完成收入4800億元,中國企業承接跨境服務外包金額達到約10億美元。
統計數字顯示,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0%;出口由2001年的7.2億美元,上升到2006的66.6億美元,增長了7.4倍。到2006年底,行業從業人員129萬,企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產業聚集效應開始顯現。軟件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由2002年的12家,增加到2006年的36家,已有1800家企業獲得系統集成商的資質。
麥肯錫公司有關人士表示,中國軟件業現在已經進入了新的變革期,整個產業在擴大,規模在擴大。
《2007中國軟件自主創新報告》預測,2007年,中國軟件產業規模將達到5800億元,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長勢頭,預計到2010年軟件銷售收入達到一萬億元。
中國軟件業面臨諸多難題
從全球軟件產業鏈來看,中國軟件業仍處于中下游,缺乏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除大型企業外,多數中小企業在較低層面上進行著重復工作?!?007中國軟件自主創新報告》也指出了行業的幾大痼疾。
企業規模偏小。截至2006年底,在中國軟件企業當中,57.6%的企業年營銷收入在500萬元以下,超過一億元的企業不足5%.
技術乏力也是軟件企業的一大通病。軟件產業雖然屬于智力密集型產業,但進入門檻卻不高。在業界有人用“做軟件和做鞋差不多”這樣的語言來形容技術水平低的現狀。報告認為,國內軟件企業的產品主要集中在應用軟件領域,平臺軟件和中間軟件的比重低,技術含量不高,軟件產品的范圍相對狹窄,難以形成自己的特點。大部分本土軟件企業在較低層面上進行著大量重復性的工作,是一種小作坊式的生產,這種生產方式為了眼前的生存,根本無力開展軟件技術創新,再加上盜版泛濫成災,企業缺乏技術創新的動力,很多企業幾乎沒有研發投入。
資本緊缺也是報告披露的困擾本土軟件企業創新的一大難題。中國許多軟件企業規模小,資金短缺,只能靠投入少的短期項目來維持運作,無法進一步開發投入大、風險高、收益高的大型軟件項目。由于軟件項目可維持周期短,需要不斷升級換代,軟件企業后期發展中受到資金短缺的制約較大。盡管政府為支持創新也出臺了各種扶持政策,但報告披露,不少企業反映,“創新需要政府資源,但是這些資源非常有限,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拿到,尤其小的企業比較困難?!?br/>
人才成為最大瓶頸
麥肯錫公司在軟交會上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人才瓶頸。預計未來五年中,中國發展離岸服務外包將面臨34萬合格人才的缺口。麥肯錫公司全球資深董事、上海分公司董事長張曦軻說,中國大多數軟件相關學科的大學生畢業后還需要6至12個月的培訓,與企業實際需求仍有很大差距。
軟交會期間舉行的中國國際IT人才論壇上,與會者圍繞人才說的最多的就是“不足”。大連市市長夏德仁說,大連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的領軍城市,但未來五年大連軟件人才缺口達10萬人,以目前大連IT人才輸出量,培養人才的步伐遠遠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步伐。
記者在2007國際IT人才招聘大會上,曾見到聯想大連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曲溟,他沒有挑到足夠的可以勝任他要求的應征者,他無奈地說:“現在主要的問題是教育和市場脫節,國內教育跟不上,尤其是外語的應用能力跟不上?!贝送?,曲溟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個性太強,團體協作能力較差,而這一點對于軟件業卻是非常重要的。
當過大學校長的夏德仁也指出,人才問題在素質方面最大的缺陷是外語問題。在大連,如果能夠掌握英語和日語其中之一,就業會相對輕松并可以拿到較高的薪水。但現在大學畢業生的外語水平仍然“蹩腳”,應用能力不強,這需要教育部門認真反省和改進。
“我們將下大力氣加強人才的造血功能?!毕牡氯时硎?,大連市將設立上千萬元的專門基金,不惜重金引進優秀教師對IT從業人員加強培訓。
盡管中國軟件產業自主創新能力仍然欠佳,但全球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對中國軟件業的發展抱以樂觀態度。
麥肯錫公司全球資深董事、上海分公司董事長張曦軻表示,如果中國克服挑戰,抓住全球外包業務迅猛增長的機遇,到2010年外包規模有望達到180億美元,2015年達到560億美元,超過現今全球外包產業的規模。屆時,將為中國帶來10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200萬個非直接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