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五大忌”
- 職場資訊 -
職場攻略
-
牛津管理評論
-
- 更新日期
2007-11-09
一度被媒體、風險投資等炒得火熱的IT行業,特別是網絡行業,如今已漸趨平靜,但IT行業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們無論是“火爆”之際還是“冷清”之時,都處于風口浪尖。今年三月,一位IT人力資源部經理曾對筆者感慨道:“招IT人才難,難于上青天”。而如今,他卻在忙于給員工們進行排隊,依先后順序給予“下課”“禮遇”了。由這種戲劇性的變化不難看出,當前IT行業的用人存在著一系列大問題。
一、唯文憑論
IT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們打開申請者的簡歷,首先要看的往往是申請者的學歷、以及什么學校畢業的。如果是北大,清華,經理們立即精神大振;如果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學校,則先將其扔在一旁,“Next one, please(請拿下一個)”。特別是對于那些已經融到大筆風險投資的大型網站或是傳統的IT企業來說,北大,清華都已經不合胃口,哈佛耶魯的MBA才是上策。
“不以文憑論英雄”本是老生常談,但現實中的人力資源經理卻免不了俗,原因不外乎相信名牌大學一定能夠培養出好的人才。如果招到的哈佛耶魯或北大清華的沒有能力,我們的人力資源經理們可能會輕易聳聳肩,“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責任一下就推掉了。
其實,如今的名牌大學文憑并不那么值錢。什么哈佛耶魯,只要你出生于有錢的家庭,英語不太差,就有可能拿到那金光閃閃的招牌(如今中國英語好的人多的是,只是有錢人還是少數)——還是那句話,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狗熊兒混蛋。北大清華的牌子也遠遠不是那么神密,只要有錢或關系,混個代培什么的還不是小菜一碟。另外,大學招生數量這么大,現在的北大清華也就只抵七八十年代的一個重點大學的畢業生而已。當然,還別忘了假冒產品。
“英雄莫問出處”,比爾。蓋茨輟學創立微軟的例子眾所周知,就不用再提了;世界傳媒大王默多克沒有MBA,大學都沒有讀完,就被推上了澳大利亞阿德萊德一家小報的“領導崗位”(因為父親去世),通過三十年時間,創造了世界傳媒業發展的奇跡。中國一代富豪李曉華,榮智健等沒有一個是著名大學畢業的,不也同樣創造同樣的奇跡嗎?人力資源經理們捫心自問,丁磊如果化名,以其成都電訊畢業的學歷,能夠找到一個什么樣的工作?但現實是丁磊本人的技術水平卻處于IT行業的浪尖,業界公認比另一位世界名牌大學畢業的CEO在技術水平上要高得多。
二、唯經驗論
看完學歷后,人力資源經理們的目光就盯上了經驗。如果應聘者有著名公司的工作經驗,經理們頓時有一種“人才難得”的感覺,正是所謂“相府丫環七品官”。
事實上,經驗固然重要,但以表面的經驗來衡量一個的水平卻是遠遠不夠的。在那些已經上市的大網站做編輯,其經驗常常就不及以原創為主的網站和傳統媒體的編輯——成天對著傳統媒體或是原創網站的內容進行抄襲或做鏈接,有什么技術含量可言,COPY和PASTE誰不會?
即使是從著名的Intel或是Microsoft出來的,經理們也最好多長個心眼:這人為什么出來,在原來公司里是干什么的?如果可能,最好打個電話確認一下。
其實,英雄人物們的經驗不都是摸索出來的嗎?比爾。蓋茨沒有經驗,創建了微軟帝國;默多克沒有任何管理經驗,卻把一家小報變成了一個世界傳媒大帝國。從近的來說,現在中國主要的互聯網管理者中,有哪一位以前有經驗?
據筆者了解,有一家IT公司由于沒有太多的錢來“燒”,技術人員們紛紛奔高薪而去,在年初招人時不得不以發展潛力為主要著眼點,降低門檻,結果是“價廉物美”,所招的技術人員都不負所望,如今已經挑起大梁。而如今IT人才招聘市場已經開始向對公司有利的方向發展,這個公司也因此而脫離了人才困境。
三、任人唯親
前不久,有報道稱中國的互聯網行業被家庭壟斷。其實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國外有經濟學家曾經分析,為什么全世界華人控制了上萬億美元的資產,而沒有產生多少大型的企業?原因就是家族式管理,或者說沒有把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在人員招聘上任人為親,只能把一個欣欣向榮的IT朝陽企業推向關系網的泥潭。
其實,任人唯親并不只是家庭。同學或是前同事互相推薦如今是IT業界的主要招聘手段之一:大家時曾經同室而居或是對面而坐,無話不談,如今互相幫襯,也是情理之中。但這也帶來了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公司里出現小幫派怎么辦?萬一其中一個人跳槽,其他幾個同學,同鄉或是前同事就笈笈可危。
四、漫天開價
與IT人士們的“漫天要價”相對應的就是IT管理者們在開工資時的漫天開價。IT行業的工資就這樣被“炒”起來了,而如今公司們手頭一緊,便忙不迭地裁人,原因之一就是工資上去了就降不下來。
同時,為了吸引人才,IT公司們紛紛祭出畫餅絕技,期權股權紛紛閃亮登場。但能上市的公司又能有多少?等人們回過味來以后,這些期權在員工的心目中就成了廢紙一張。
其實,IT公司要發展,必須以市場真正工資水平為標準,量力而行。不少著名的會計師行或咨詢公司的調查表明,IT人才的工資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