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工養老儲備指數較低
- 職場資訊 -
政策法規
-
新華網
-
王濤
- 更新日期
2013-10-09
新華網上海9月27日電 平安養老保險公司與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26日聯合發布國內首個《中國職工養老儲備指數(CEPRI2013)》,調查結果顯示,中國職工養老儲備處于“基本水平”下限,呈現顯著的不均衡性;對房產在養老儲備中的貢獻不應有過高期待。
調研發現,2013年中國職工養老儲備總指數為60.6,處于評價基準第三檔,即“基本水平”的下限,基本滿足養老儲備要求,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其中,充足度、穩定度和認知度指數值分別為59.1、65.3和57.6.
“大中城市職工持有的住房基本滿足居住需求,對養老儲備的貢獻不應有過高期待?!眻蟾娣Q,根據調研,不動產方面,受訪職工平均擁有1.01套,以住宅為主。擁有2套(含)以上房產受訪者僅有15.8%,17.2%受訪者不擁有任何房產。
從基本養老、企業年金、個人商業保險三支柱體系看,我國職工養老保障體系初步建立,但二、三支柱存在“瘸腿”現象,相對于基本養老保險而言,二、三支柱沒能承擔起補充養老應有的責任。
數據顯示,95.7%的受訪者參加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而作為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僅有38.9%的受訪者參加;在第三支柱方面,職工主要通過自發行為購買個人商業養老保險、銀行儲蓄和投資不動產等形式進行養老儲備,其中,45.9%的受訪者購買了具有一定養老功能的個人商業保險。
“調查結果表明,應加快重構我國養老保障體系三支柱的頂層設計,并有計劃地推進養老儲備模式從儲蓄型養老轉變成投資型養老?!逼桨拆B老險董事長杜永茂表示。
報告認為,中國大中城市職工(含家庭)平均金融資產達61.6萬元,對養老儲備具有一定的貢獻,但投資增值方式較為保守。隨著個人養老儲備工具多樣化,需要政策規劃引導。調研顯示,個人最期望養老儲備方式是銀行儲蓄,占比高達32.9%;其次是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和不動產,分別為18.5%和17.0%,基金、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合計占比24.4%.
報告建議,企業職工應更加理性地看待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各種沖擊,一方面職工應認識到,未來養老責任需要在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合理配置;另一方面要對人口老齡化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前景有一定理性認識,及早制定并實施養老規劃,合理配置自己的養老儲備資源。
本次調研對中國內地36座大中城市的約2.4萬名企業職工進行抽樣訪問。指數從養老儲備充足度、穩定度、認知度三個角度,對中國內地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不同企業規模等職工的養老儲備狀況進行了調查和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