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招聘大潮來襲 準備好了嗎?
- 職場資訊 -
畢 業 生
-
首席招聘官雜志
-
- 更新日期
2013-11-12
近幾年,社交媒體得到井噴似地發展。據新浪2012年第四季財報顯示,新浪微博的注冊用戶量超過了5億,日均活躍用戶也達到了4620萬人之多。如果再加上微信等其它社交媒體平臺,其用戶總量將更是驚人——這無疑給企業招聘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招聘官們必須快速掌握社交招聘的技術,才能有效提升招聘的結果和收益。
如何利用社交媒體
現在很多企業都已投身于社交媒體的洪流中,但是這其中大部分企業并不知道該如何運用社交媒體來進行招聘。他們中的很多人只是把社交網絡當做了一個職位發布的新平臺,或是雇主品牌傳播的新渠道,一旦信息發布出去,就坐等收成。于是乎,就有業內專家斷言,“社會化媒體產生了好的傳播效應,可以讓這個信息的傳播更加到位,但是純粹的社交媒體和純粹的職業社交,對招聘其實是沒有那么直接的效果?!?br/>
在2012年國內有關社交媒體的調查中,73%的雇主表示成功從社交媒體招聘到人,比2011年增長10%。調查同樣顯示,社交媒體招聘人數占企業各渠道招聘人數的比例只有3-6%!這顯然不是社交招聘所該有的表現。社交媒體為人才招聘提供了龐大的候選人池,但是招聘官卻不知所措。
將招聘信息發布在社交媒體上,和將招聘信息發布在公告欄、招聘網站上,本質是一樣的,它面向的是主動求職者。相對于招聘網站,社交媒體還有簡歷投遞不便利的弱勢,這也是社交媒體招聘為什么效果一般的主要原因。但是我們是否可以轉換一種思維?當我們在社交網站的搜索框中輸入簡單的搜索項,我們就能收獲成千上萬種可能。當面對如此龐大的候選人池,如果我們主動出擊,是否就能解決企業招聘上的難題呢……
數據的幸福與煩惱
Linkedin用戶量已突破2億,加上Facebook的用戶量,這一數字可能突破10億。國外的招聘官就是這樣,很好地利用了這一資源。不過他們所面臨的新問題是,如何從大量的搜索結果中找到那些最有價值的候選人。
通常在市場營銷領域,面對龐大的消費市場,會對其進行細分。市場營銷團隊會基于數據和行為,給消費者進行評分,然后根據再投資需求對其進行分級。針對不同層級的消費者,采取不同的市場策略。招聘同樣可以如此,當我們面對龐大的候選人池時,也需要進行候選人的分級,去甄別最能滿足企業招聘需求的候選人。
國外的招聘官在利用社交媒體來進行招聘時,也同樣先利用站內搜索引擎進行搜索,或在特定功能的討論區里,鎖定相應的候選人(如在behance.net尋找平面設計師,在GitHub.com尋找技術和開發工程師)。一旦識別候選人,就會跟蹤他們的聯系信息,并將相關的數據及資料導入企業的候選人跟蹤系統(ATS)中。接著,他們還會跟蹤候選人的Twitter和Facebook信息,看看其公開的內容,或者在谷歌上進行文章搜索。通常,他們會利用Radian6 這種社交營銷云工具對候選人在未來60天的社交行為進行跟蹤,并且記錄下來——所有的行為都是手動完成。
為了更有效開發候選人的社交形象,企業通常需要配置2-3名計算機人員,編寫算法、蜘蛛和機器人,將所有社交網絡的信息從站點上扒到企業自己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中去。在團隊中,還要配置一名數據庫營銷專員,來進行評分和檢索信息,對CRM系統中的候選人進行分級。
為什么要進行候選人的分級呢?主要是希望能讓招聘團隊將更多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候選人身上。相對于隨機的表單,利用進行排序的表單進行招聘會更有效率。其次,它也能提供面試的成功率,在錯誤的候選人身上只會浪費時間。再者,它可以優化流程——對于消極候選人,他們顯然更愿意面對一個簡單的招聘流程。當然,將所有這些好處疊加,就能有效降低人均招聘成本。
為了讓社交招聘更有效率,有的企業將這一塊的內容外包給大數據公司。這些公司不僅可以提供候選人名單,還可以根據你的特定指標對名單進行排序,甚至包括監督目標候選人的社交網絡行為。相比企業自行操作,這樣操作更節省人工成本,也更快速準確。
可能有人會抱怨,在國內的社交網絡上,候選人的信息太過單一,抑或我們還沒有這樣大數據或社交營銷云的工具可以利用。其實不用著急,人才招聘是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加適合中國本土的社交招聘工具出現。
社交招聘的未來
我們都在說社交招聘擁有非常遠大的前景。有這樣的看法,不僅是因為它具備非常大的用戶基量,能讓招聘效率提升,招聘時間縮短,也包括在社交招聘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更好的體現——從招聘官接收到填補關鍵流失崗位的任務,到候選人尋找他們的下一段職業生涯,社交招聘模式都不是強勢的,它帶著天然的、友善的面孔。
技術正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容易。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給了我們機會?,F在正逢其時,我們要利用它、塑造它,并且將它更好地付諸行動,為每個人服務,驅動企業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