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大學:轉型路口的人才戰略
- 職場資訊 -
畢 業 生
-
《中國遠程教育》
-
- 更新日期
2013-11-13
在電子商務眾多特點中,少不了“迅速”、“及時”、“低成本”。沒錯,經歷了十年積淀發展、交易額每年以200%增長的中國最大電商之一京東,多年來一直強調客戶的最佳體驗,致力于通過迅速、及時的物流,提供最低成本的產品與服務,讓人們的“生活變得簡單快樂”。在這個十年轉型的路口,京東“修養生息”,除了傳統的電子商務之外,擴充了新的“三駕馬車”:物流平臺、技術平臺(大數據)和互聯網業務金融;為幫助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京東提出了“先人后企”的發展理念。
厚積薄發前的“修養生息”
李桂云:京東大學是在京東發展史的哪個階段成立的?能談談成立背景嗎?
馬成功:京東1998年在北京中關村創辦,早期代理銷售光磁產品,并在短短兩年內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光磁產品代理商。2003年的“非典”對傳統零售業造成重大沖擊,創始人劉強東果斷放棄在全國擴張連鎖店的計劃。2004年1月,劉強東帶領公司進入電子商務領域,正式創辦了“京東多媒體網”(2007年正式更名為京東商城),轉到電商。
京東大學的成立,其實是在去年。2012年1月1日,京東商城年會上,劉總強調把培訓上升為公司戰略之一。2012年4月,劉總提出,這么多年基本上是靠業務和資本的快速增長支持公司發展,現在到第十年的時候,公司要想成長得更快,就必須在內部管理、人才培養上都要跟進。因此,2012年,劉總提出了一個概念,叫“修養生息”,并將2013年作為公司的“修養生息年”。
李桂云:劉總提出的“修養生息”概念的具體內涵是什么?
馬成功:“修”,就是要通過一年的努力,把我們過去十年積累的問題從系統上、流程上、根源上徹底解決,為我們第二個十年的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養”,就是要對京東的戰略型業務進行持續不斷的投入,把它們“養大”。當然,前提是京東所有的業務都會圍繞著電子商務這條主線。我們不會脫離主線,去做跟電商無關的事情。我們在這些戰略型業務上可能還會繼續虧損,不是我們不能盈利,而是如果我們過早地追求盈利,喪失的是對未來的投資。我們有足夠的現金儲備,所以,我們有理由、有資格、有能力,持續地對這些業務進行戰略性投資。
“生”,就是看京東商城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還有哪些業務沒有做,還有哪些領域沒有進入,我們都要進入,不斷拓展;圍繞電子商務主線,要在整個電商價值鏈和供應鏈服務方面不斷擴展業務。
“息”,就是在現有的業務模塊中,只要是沒有未來的業務,不管它目前是賺錢還是虧錢,我們都要堅決關掉。沒有必要在這些業務上耗費資源、精力和時間。
三層定位:培訓員工以外的社會責任
李桂云:“修養生息”將目光放得比較長遠,聚焦于未來;在目前的調整階段,京東大學的定位是什么?
馬成功:從2012年到現在,由原來的培訓部與企業文化部構建的京東大學已基本完成整合階段。目前京東大學的定位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定位于對三萬名員工進行培養和企業文化的傳承。第二,它是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除了員工、買東西的消費者,還有很多供應商、賣家,京東開放平臺上有兩萬個賣家,他們都需要快速成長。京東POP(開放平臺)部門成立了京東商學院,專門針對賣家服務。京東商學院由京東大學進行松散管理,會聯合做很多項目,比如下一階段,我們會跟京東商學院一起做一些類似于淘寶大學的事情。未來我們也會把京東內部管理方面好的工具、方法,好的人才培養方法,以及京東在電商行業積累的很多文化積淀,整理成產品,跟賣家分享。而且我們更多的是公益性的分享而不是為了賺錢,因為我們是業務伙伴關系,他們成長快了,京東就會更好。第三,我們希望在電子商務領域為社會做一些貢獻。京東大學也會跟北京市相關政府單位恰談合作,包括一部分院校在內。例如最近,我們在跟大興區政府探討合作共建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該基地是國家級的,屆時肯定能吸引更多人才,也能培養出更多電子商務人才。合作中,京東大學能分享京東自己業務上的很多實踐經驗、經典案例,甚至京東大學優秀的講師也可以出來講課。這樣,通過與政府、院校的合作,京東大學至少能為北京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當然目前階段我們還是以內部的員工培養為主體;此外,還有企業文化的傳播。
應對“文化稀釋”:整理、輪訓價值觀及使命愿景
李桂云:京東辦公樓一層大屏幕上的宣傳內容,也都是由京東大學做的?
馬成功:現在大屏幕里播放的宣傳片,主要是公關部門做的一些購物頻道,但有時候會播放我們的文化短片。最近我們拍的最有名的一個微電影叫《足跡與夢想》。該微電影是我們文化團隊跟著大屯站——京東一個非常優秀的配送站點,跟了兩三個月,將收集到的基層員工一些很辛苦、很快樂、很拼搏的故事整理拍錄成電影。最初我們通過大屏幕對內部播放,最近將其放在京東的微博上傳播,看的人都說特別感動,我們得到了大量正能量的反饋。
李桂云:除了以宣傳片傳播企業文化,京東大學是如何應對最近幾年京東商城的爆炸性增長所導致的京東文化影響力衰減、文化嚴重稀釋等問題?
馬成功:這是一個特別顯著的問題,2008年公司才1000多名員工,到2010年有3000多名員工,到2011年年初達到7000人,2011年6月超過1萬人,2011年年底增長到2萬人,現在已有3萬人。
新進人員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各個行業來的,大部分是傳統行業,可能做零售、做IT等;另一部分就是院校的應屆生。應屆生相對來說適應得更快,由于電商的做法跟傳統行業的不太一樣,電商更快、更靈活,所以我們很多崗位特別喜歡招剛畢業的學生。
同時我們還梳理了使命愿景,以前我們的使命是“讓購物變得簡單快樂”,現在是“讓生活變得簡單快樂”。因此我們后續的戰略也擴展到更大范圍,原來只做電子商務,現在多了物流平臺、技術平臺(大數據)和互聯網業務金融,變成了“四駕馬車”。我們不僅要讓客戶的購物方便、物流方便、支付金融方便,一億注冊用戶的大數據還能方便研究消費行為,追蹤客戶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等;總之,四駕馬車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希望實現“讓生活變得簡單快樂”。
梳理完價值觀和使命愿景,我們開始做全員輪訓。輪訓第一講是請劉總講,后邊所有輪訓都是各層管理者講,然后從內部找一個引導師,引導團隊所有成員討論該部門的行為準則,選出符合公司價值觀的top5并使其落地。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措施,從上往下統一價值
先人后企:人才戰略是首要戰略
李桂云:在這個十年轉型的路口,京東大學還要承擔起什么職責?
馬成功:京東的發展經驗表明,京東最寶貴的財富就是人,京東的發展理念就是“先人后企”。京東的發展首先得益于組織中“人”的發展,是人的發展帶動了企業的發展,“人”是京東發展的核心助推器。京東的首要戰略就是人才戰略,京東相信,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人是京東最基本的源動力,對人的深入關懷和挖掘,就是對京東發展戰略的徹底實踐。
面對組織正在經歷的歷史性變革和已經開始的國際化進程,各級管理層和員工都面臨理念、知識結構和能力大幅提升的需要。員工和組織與時俱進的成長已經成為企業的成功關鍵。京東大學就是要建立全員持續學習的文化和環境,高效傳承企業核心知識和最佳實踐,培養專業化、國際化人才,確保充足、高質量的人才儲備,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價值觀,為京東的長遠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
李桂云:為了實現員工和組織與時俱進的成長,京東大學都有哪些培訓內容?
馬成功:我們的培訓內容主要分為通用力、專業力和領導力三大模塊。在職場中的人,要想勝任工作要求,有好的發展,首先要具備一些通用的能力和素質,通用力培訓就是幫助員工具備這些基本素質、提升個人技能,了解京東特有的文化、制度等,幫助員工成為秉承企業價值觀的高素質人才。目前,通用力培訓包括文化價值觀培訓、新員工培訓、培訓周、公開課、向日葵項目、團建拓展活動等。
當員工成長到一定程度,會有向管理方向發展的需求,領導力培訓就是培養員工的領導技能以及綜合管理能力,勝任管理崗位的要求。領導力針對管理系列從主管到VP的各層級管理人員,每一層都會有輪訓,輪訓的項目內容每年都會不一樣,比如今年,因為今年定為“績效年”,所以圍繞績效開展輪訓。
無條件信任的高管培訓
李桂云:除了這些“常規”培訓,據說京東還有一些極富特色、針對不同群體的“主打”培訓工程項目?
馬成功:確實,這幾年突出的項目也有不少。京東針對高層管理者,一直都有EMBA課程。劉總自己是2011年中歐商學院EMBA畢業的,自2009年入校以后,他每年都會派公司高管去中歐商學院、清華、北大光華、人大等院校進行EMBA培訓。
李桂云:傳聞京東送高管讀EMBA課程,都不簽相關合同?不擔心有員工學完后跳槽,造成公司投入成本損失嗎?
馬成功:現在也全都沒讓他們簽合同,劉總說沒必要簽,我覺得這跟老板的胸懷有關系。2011年年底的戰略會上,劉總第一次提出建立京東大學時就提到,京東大學的建立是為了給員工培訓最好的工作理念、最好的工作技能、最好的生活理念等,哪怕有一天他們離開京東,我們也為社會培養了人才。因此,EMBA培訓也一樣,我們從來不跟高管簽合同,即便他走了,京東也為社會培訓了人才。
以點帶面多項工程下基層
李桂云:京東針對基層有哪些不同的特色工程?
馬成功:是這樣,京東三萬員工其實具有二元屬性,其中大概七八千人是從事電商互聯網科技的,還有兩萬多人是從事物流、倉儲、配送、客服等,從培訓角度,兩者都要兼顧。從管理層,劉總尤其很重視一線員工的培訓,他有著一顆大愛的心,每年會跟配送員進行交流,希望能幫助這些一線人員有更好的收入,更好解決他們在城市里的生活。因此,這個群體對京東大學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群體。我們針對他們有很多的培訓,比如“大篷車計劃”、“十百千”工程、“我和東哥做校友”項目等。
2012年,我們針對京東的發展和布局,對配送員還推出了“十百千”工程,也就是說培養十個總監、一百個片區經理、上千個站長的儲備。
李桂云:可每次才40個人,在2萬人中的占比是不是太少了?
馬成功:針對一線員工培養,“我和東哥做校友”只是一個點;如果反饋好,我們會一個季度培訓一次,從而成為固定項目鋪開。要知道90后員工都很有個性,而且離職率相對較高,劉總特別希望員工能在京東結婚、生子,長期穩定在京東;因此京東除了要給他們一份快樂工作,讓他們能養活自己外,還要能讓他們沉淀下來。
《京東人》提供精神糧食
李桂云:原來京東不僅追求消費體驗最好,還追求“員工體驗”最好。不過若想處理好員工與企業的關系,確實需要一些人文關懷。
馬成功:沒錯。京東不僅是一個戰斗的團隊,還注重通過交流溝通使勤奮努力的京東人對生活充滿無限熱愛。我們的紐帶就是以興趣為主題建立協會開展活動,比如登山協會、攝影協會、各種球賽等。另外還有一本《京東人》。
《京東人》最早是電子版的,從第七期開始變成紙質版,原來的京東人網站就改版成了員工論壇?!毒〇|人》對一線員工來說,更是很重要的精神糧食,因為一線員工很多人沒有電腦,很難看內網,這本內刊就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傳播、溝通、交流作用。
李桂云:您覺得京東大學與別的企業大學相比,特色是什么?
馬成功:京東大學更注重緊貼業務,由于京東發展迅速,業務模式也在不斷調整,所以京東大學必須緊跟公司發展步伐,不斷調整方向和重點,來適應公司的發展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
李桂云:您在企業大學建設方面有豐富的經驗,能就企業大學建設的關鍵談談您的看法嗎?
馬成功:第一,建企業大學的關鍵是要站在企業的角度更長遠地看待人員發展問題,需要通過系統的方式借助IT和技術的力量,將組織中的“knowhow”從人腦轉移到電腦,再從電腦到網絡。
第二,通過找到業務中的牛人并且幫助他們提煉自己的經驗,并包裝牛人,逐步推動企業內部形成學習氛圍。
第三,企業大學要把自己看做一個平臺,既包括技術層面也包括運營層面,調動各種資源,突破企業大學原本的局限性和資源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