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國際化戰略不同之路
- 職場資訊 -
職場攻略
-
世界經理人
-
沈詩理
- 更新日期
2014-01-27
判斷一個公司是否國際化,有一個很簡單的標準:其海外銷售額占全球銷售額的1/3以上的話,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國際化的公司。從這個角度評價,華為已是個真正國際化的公司。華為已把國內銷售總部降格為與海外其它八個地區總部平行的中國地區部,可見華為國際市場在華為的重要性。
而海爾國內銷售仍占大頭,海外銷售的話語權還不大,是一個還在國際化征途上的公司。 海爾是家電行業,華為從事的是通信、IT行業,海爾銷售的主要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家用耐用消費品,而華為銷售的是針對運營商使用的通信系統,屬于基礎設施的資本性產品。
華為“農村包圍城市”
“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決定了華為的漸進式國際化,該過程可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進入香港。
1996年,華為與和記電信合作,提供以窄帶交換機為核心產品的“商業網”產品,這次合作中華為取得了國際市場運作的經驗,和記電信在產品質量、服務等方面近乎苛刻的要求,也促使華為的產品和服務更加接近國際標準。
[香港作為國際發展水平,市場具有水平]
第二步: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
重點是市場規模大的俄羅斯和南美地區。1997年華為在俄羅斯建立了合資公司,以本地化模式開拓市場。2001年,在俄羅斯市場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2003年在獨聯體國家的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位居獨聯體市場國際大型設備供應商的前列。1997年華為在巴西建立合資企業,但由于南美地區經濟環境持續惡化以及北美電信巨頭占據穩定市場地位,直到2003年,華為在南美地區的銷售額還不到1億美元。
第三步:全面拓展其他地區。
包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以及中東、非洲等區域市場。在泰國,華為連續獲得較大的移動智能網訂單。此外,華為在相對比較發達的地區,如沙特、南非等也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
第四步:開拓發達國家市場。
在西歐市場,從2001年開始,以10G SDH光網絡產品進入德國為起點,通過與當地著名代理商合作,華為的產品成功進入德國、法國、西班牙、英國等發達地區和國家。北美市場既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市場,也是華為最難攻克的堡壘,華為先依賴低端產品打入市場,然后再進行主流產品的銷售。
另外,為配合市場國際化的進展,華為不斷推進產品研發的國際化。1999年,成立印度研究所。2000年之后,又在美國、瑞典、俄羅斯建立研究所,通過這些技術前沿的觸角,華為引入了國際先進的人才、技術,為總部的產品開發提供了支持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