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值得鼓勵但不必提倡
- 職場資訊 -
畢 業 生
-
中國教育在線
-
- 更新日期
2014-07-30
大學生創業近年來幾乎已經成為畢業季的“周期性”話題。
之所以成為話題,是因為大學生的“初次就業率”成為了問題。雖然說“畢業即失業”的提法有點故意聳人聽聞,但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確實是不容否認的現實。因為就業難,又要為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指一條出路,所以“創業”的概念吃香,也就很容易理解了——畢竟各類就業輔導師為孩子介紹一份合適的工作太難,說幾句鼓勵“自謀出路”的話語太易。
在“包分配”的年代,找工作如“投胎”,每每扼殺人的個性發展和創造性。雙向選擇、擇業自由顯然更符合社會發展的方向。
隨著教改推進深入,大學生越來越多,這無疑是人均受教育程度提高的巨大成功;但另一方面,大學收費越來越高,導致“教育產業化”傾向越來越嚴重,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也日益復雜。簡言之,當受教育成為投資,而收回投資回報又遙遙無期時,整個產業鏈面臨質疑是理所當然的。
提倡大學生“創業”是減輕社會壓力的“偷懶”做法。這跟呼吁延遲退休年齡其實是同一邏輯。
大學生創業固然有比爾·蓋茨、扎克伯格這樣的業界神話,更有難以為繼黯然收場的無數失敗者。專家分析指出,大學生創業最缺三大因素,資金、經驗和機會。
對于那些有雄心壯志、有事業方向的大學生,社會給予關注、支持,政府提供創業扶助,固然大善。但對那些在就業市場遭遇挫折的畢業生,提倡自主創業就有點不厚道了。
分析社會需求,調整教育結構,培養更多“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盲目開設更多找不到工作的高收費專業,這才是解決問題的合理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