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注意!校招季這幾大誤區一定要避開
- 職場資訊 -
畢 業 生
-
新華網
-
- 更新日期
2016-12-10
校招季節,眾多應屆畢業生奔波于各類招聘會之間。一直以來,校園招聘以“大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以找到工作”的優勢備受歡迎。
校園招聘的海報
今年秋季以來,新一輪的校園招聘會扎堆出現在各地的高校中。以廣州的華南理工大學為例,本學期已舉辦750場以上的校園招聘會(宣講會),實際進校單位超過1500家,招聘會數量較去年相比增加15%左右。
面對扎堆的招聘會,畢業生應當如何避開誤區,提高應聘效率呢?
誤區1 :宣講會轟炸,畢業生疲于趕場
一些高校的校內宣講會曾達到一天30場的高峰,其中不乏國企、世界500強知名企業等。據了解,不少學生不惜跑斷腿趕場,結果卻抱怨宣講會收效不大。
對此,有“過來人”建議到,優先選擇現場投遞簡歷的宣講會,對于事先聲明現場不接收簡歷的企業完全可以不參加。
“當大型企業與小型企業宣講會時間沖突時,建議選擇小型企業。因為大型企業的宣講會在網上可以查詢到的資料較多,比如崗位設置、學歷要求等,而小型企業可查詢資料少,現場詢問的必要性更大?!敝猩酱髮W的一位應屆畢業生如是建議。
必要的時候,同學之間可以分工合作。許多企業的宣講會是不同時間段在多個高校開展,不比逢場必趕,挑選合適的場次、錯開時間同樣是一個好辦法。華南農業大學就業指導課程教師陳越建議:“當宣講會相撞時,企業的工作地點也是篩選的一個標準?!?br/>
利用好網絡回看的功能也是省時省力的做法。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部分企業開啟了“空中宣講會”形式,將網絡直播與校園招聘宣講會結合在一起,直播平臺的錄播功能讓錯過宣講會的學生有重新回看的機會。
誤區2 :僅憑一時興趣,不作任何準備
由于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較低,越來越多畢業生會在事先不做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未經考慮而盲目投放簡歷,甚至有些畢業生連用人單位的一些基本信息和招聘要求都不了解,就跟風隨大流。
參加校招宣講會之前,可以先思考自己想做什么,再思考自己能做什么。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等,確定求職的目標行業。對自己能做什么還不是太清晰的同學,建議嘗試做職業規劃測試,測試結果或許能提供一些參考。
宣講會最后一般會設置自由提問環節,這既是一個獲取信息的機會,也是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不少企業甚至會在提問環節放出“直通二面卡”。如何搶到“直通卡”?事先準備十分重要。
首先要避免提一些不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如“工資是多少?”“我學某某專業的,能不能進你們公司?”等。
另外,轉變提問方式同樣可以讓你獲取更多的信息量,比如直接問“招聘流程”可能僅僅會得到流程介紹等顯性信息,然而改為問“參加交流的某校友或員工,是否能分享一下自己當年參加面試或者在企業發展的個人經驗”時可以額外獲得一些經驗分享。
在宣講會現場積極提問的大學生
在宣講會之前,還可根據自己對企業的了解,準備一些深入探討的問題,展現出自己對企業的關注度和了解度,并針對一些缺漏提出適當的建設性意見,能為自己增色不少。
提醒
此外,應屆畢業生們還需多個心眼,識破一些不良企業趁校招這一機會設置的各種求職陷阱。
一是招而不聘
不少應屆畢業生在參加招聘會時總會遇到很多熟悉的企業老是在招人,似乎總也招不滿。而事實上不少參加招聘會的公司根本就不打算招人,只是借機來做宣傳,走個形式而已。因此,應屆畢業生們要做好準備工作,對企業的情況、招聘職位有全面了解,以免費時費力,無功而返。
二是虛設崗位
一些招聘單位在發布招聘信息時,經常對招聘職位的工作內容做模糊化處理,玩“文字游戲”,用一些聽起來高大上的虛職招聘大學生做業務員。因此應屆畢業生在求職時一定要搞清楚職位的具體內容,仔細分析,詢問工作細節。
三是變相收費
部分應屆畢業生在求職時會被要求繳納類似面試費、培訓費等各類名目的費用,往往這類公司的面試很草率,通過率極高。對于這類打著招聘旗號的收費更需要警惕。
求職過程需多了解具體情況
四是偷換概念
某些企業在招聘時對求職者許下各種口頭承諾,而入職后卻不認賬??陬^合約充滿了極大的不確定性,應屆畢業生一定要當心。尤其是關于勞動報酬、工作內容、合同期限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細節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確體現,避免口說無憑。
最后,附上給廣大應屆畢業生們的求職Tips:
在簡歷上多做文章
簡歷中,避免出現“認真、負責、具有團隊精神”等空洞套話,用事實說話,比如應聘“技術型人才”,需要著重寫做過什么項目,有何榮譽。另外,不要“一份簡歷走天下”,要有的放矢,根據企業的崗位需求修改簡歷。
學會提取宣講會信息
在面試中如何應答“今后的職業規劃”以及“為什么選擇這個公司?”這樣的問題,建議將聽到的企業發展思路與自身情況相結合,這是一個親測有效的思路。
早點到場,搶占前排
不要小看座位,前排位置能夠增加面試官對你的印象以及提問環節被點到的幾率。
早來晚走,爭取交流
如果想和企業宣講人員進行深入溝通,要記得“早來晚走”,單獨交流比單純遞簡歷留下的印象要大數百倍。